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熊秋红 我国庭前会议的功能定位应当回归到刑诉法的立法初衷,以解决程序性争议为首要目标,不宜过度扩张,以防止庭前会议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发布时间:2017-12-25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顾永忠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仅不是相互对立、排斥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应两者并重,真正实行繁简分流,只有在确保公……
发布时间:2017-12-25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卫东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核心价值是通过合法证据认定案件事……
发布时间:2017-12-25 来源: 法制日报--法制网
应在办案过程中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梳理对策,形成以审判带动调研、以调研促进审判,以司法创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良好格局。 调查研究是一个发现问……
发布时间:2017-12-25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 高铭暄 于欢案的二审审理无疑是近年来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事件,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公开、透明的审理……
发布时间:2017-12-25 来源:人民法院报
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法院 邵善宁 周春香 [案情] 李某系A公司员工,公司为其参加了工伤保险。数月前,李某在公司仓库取货时滑到,致右腿骨折。按照常理,在工作期间、工作场所内……
发布时间:2017-12-25 来源:中国法院网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 郑学林 2016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
发布时间:2017-12-25 来源:人民法院报
构建我国海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海事ADR机制探析 作者 梁艳 【论文提要】: 海事诉讼是解决纠纷常用的方法,但并非唯一途径,甚至可能不是最好的途径。二十世纪以来,随着……
发布时间:2017-12-24 来源:中国法院网
环境公益诉讼是保护环境的一把利剑。今年7月1日,国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检察机关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实际上,国家扩大环境公益诉讼……
发布时间:2017-12-24 来源: 法制日报--法制网
湘潭大学副校长、教授 廖永安 在全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应当顺应世界调解的发展潮流,树立和实践新理念与新思维,实现中国调解的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12-24 来源:人民法院报
在司法信息迅速交换和影响的前提下,微观司法判断的隐含力量将迅速凝聚为司法的群体作用力,推动社会意识、社会关系与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实现立言、立功与立德的不朽效用。……
发布时间:2017-12-24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邓恒 互联网法院设立的本质在于信息技术在司法审判活动中的深度运用,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与审判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彰显出了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17-12-24 来源: 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