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定西长安网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19/1/23 8:54:06
本网讯(通讯员 成春芳)自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定西市各级各部门上下整体联动、强势出击,结合阶段性任务,科学统筹谋划各项重点工作,准确把握节奏,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扫黑除恶的强大攻势和依法严惩的高压态势已基本形成,各项工作机制已基本规范,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不断加强,提升社会正气、改善治安环境、优化基层治理等成效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专项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提高站位,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统揽专项斗争
一是统筹推进有力。市委、市政府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列为全市“重中之重”工作予以推进,市上先后召开5次市委常委会会议、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听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有关问题,统筹推进全市专项斗争。
二是组织领导有力。定西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纪委监委、组织、政法和公检法司主要领导任副组长,30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7个专项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市、县区相关单位均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抽调业务骨干及时充实工作力量,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予以重点保障,构建起由党委政府领导、政法委牵头、政法机关主战、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格局。
坚持营造声势,积极宣传发动牵引专项斗争
定西市坚持将宣传发动作为营造浓厚氛围,提高人民群众认知和支持力度的有力抓手,着力在丰富宣传方式、拓宽宣传范围、提高导向效应上下功夫,《就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问卷》等宣传资料达到户均一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策法律宣传工作的通知》,从市、县区党委政法委及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政法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市、县区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策法律宣讲组,深入全市各基层单位、行业领域、区域场所开展政策法律宣讲活动。同时,全市各有关部门紧紧立足职能优势,在社会各领域开展了高频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工作,在全市营造了较为浓厚的工作氛围。
坚持延伸触角,注重线索摸排抓实专项斗争
聚焦十二类重点,由县区党委、政府统一负责,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位,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和不漏行业场所的“五不漏”要求,通过发动基层组织、行业系统深入排查“挖”线索,通过政法机关研判梳理案件串并“找”线索,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有偿举报“揭”线索,通过个人、单位、行业、辖区承诺“察”线索,通过严格公安机关责任“核”线索,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全覆盖的线索排摸体系,做到了“不留死角、全面见底”。年内,全市共排摸发现受理各类问题线索1079条,已核查案件线索642条,核查后立案184条。
坚持严厉打击,加大震慑效应促进专项斗争
采取公密结合、专群结合、传统与现代侦查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边排查边打击。年内,全市公安机关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6个、涉恶团伙24个、村霸7个;共破获刑事案件14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5人,刑事拘留159人;共查处治安案件41起,处罚118人。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移送起诉31件124人。全市法院受理检察机关移送6件22人,已判决3件,正在审理3件,共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财产310万元,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伸张了社会正义,保护了人民利益。
坚持挖伞破网,同步深挖彻查助力专项斗争
市上出台了《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及违法犯罪线索双向移送和查办结果反馈暂行办法》,建立政法单位与纪检监察、组织部门沟通联动机制,办案单位将涉黑涉恶案件中涉及党员、公职人员、基层组织的问题及时通报,形成双向移送、共同查办的联动工作格局,有效畅通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黑涉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问题线索移送渠道。市、县区纪委监委设立了涉黑涉恶信访举报平台,建立了涉黑涉恶信访管理台账,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主动落实监督责任。在办案中严格按照“一案三查”的规定和“两个一律弄清”的要求,确保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与“保护伞”案件同步侦查、同步办理。年内,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问题线索117件,立案3件,已办结6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
坚持固本强基,强化基层整治巩固专项斗争
组织部门逐村逐组对涉嫌黑恶势力干扰破坏村“两委”换届选举等问题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严防黑恶势力侵蚀基层政权。市上印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攻坚整顿方案,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回头看”“过筛子”,按照“一支部一方案”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整顿方案,加大整顿力度。年内,全市排查出的18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已全部整顿到位,调整村党组织书记49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凸显。
坚持综合治理,集中破解难题拓宽专项斗争
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脱贫攻坚行动、政法工作“四创建设”、破解社会治理“十大难题”等相结合,注重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和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持续强化对淫秽色情、赌博、吸毒、传销、拐卖等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全面净化治安环境。市上将安定区宁远镇、通渭县北城镇列为全市社会治安问题相对突出乡镇,各县区分别确定1个重点整治乡镇,开展为期6个月的挂牌督办。同时,不断强化对建筑、运输、采矿、娱乐、市场等易于滋生黑恶势力的高危行业监管,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书、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找准问题漏洞所在,积极开展行业领域的集中整治,从源头上遏制和杜绝涉黑涉恶涉霸涉乱问题的滋生。1至12月,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5.01%,命案同比下降20%,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6.5%,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7.1%,全市社会治安形势得到了明显好转。
坚持问题导向,严格督导调研提升专项斗争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将专项斗争列入日常调研检查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20余次深入县区督办重点案件、研究解决问题。市、县区、乡镇三级督导组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一手抓督导、查问题,一手抓整改、固长远的目标思路,紧紧围绕政治站位、依法严惩、综合治理、深挖彻查、组织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突出省、市规定动作的贯彻落实,使每次督查都有明确的导向性。
坚持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工作深化专项斗争
市上制定了专项斗争责任追究办法等14项制度机制,并着力抓好落实。市上创新提出了个人承诺、单位承诺,于上半年完成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和国有企业职工的个人承诺,以及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村(社区)的单位承诺。在此基础上,将环保、人社、住建等20个重点行业监管部门纳入“落实领导责任和无涉黑涉恶问题”承诺范畴,12月中旬已全面完成了行业承诺和辖区承诺。根据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行业部门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四类基础规范台帐,建立健全了第一责任人研究部署和抓落实情况,规范了工作运行。
坚持即知即改,全面整改反馈问题推进专项斗争
省委省政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督导组召开督导我市反馈会后,市委、市政府直面问题、正视差距,对督导组反馈指出的问题照单全收,高密度、快节奏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开展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市扫黑办制定了《定西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经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讨论修改,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印发。二是认真梳理,靠实责任。建立了《整改台账》,对照10类共性问题,共梳理出具体问题28条,逐条提出了整改责任部门、整改责任领导、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限和整改的具体举措。各县区、各部门针对市上整改方案,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细化方案,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一级一级靠实责任抓整改。三是直击要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针对“相关部门职能发挥不够到位的问题”和“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在原6个专项工作组基础上,及时成立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行业系统专项组和政策法律宣讲组,深入开展专项工作,有效补齐了工作短板。(中共定西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