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十三五”时期定西市司法行政系统成果巡礼——安置帮教篇

来源:定西政法网 责任编辑:马 静 发布时间:2020/12/18 11:23:06
字号:A A    颜色:
 
本网讯(通讯员 朱麒名)强基础、补短板、促规范、保稳定,甘肃省定西市在安置帮教方面,全面落实有关改革任务,切实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的衔接管理、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和教育帮扶工作,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努力为服务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定西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接送人数和安置人数一直居全省首位,连续三年受到省司法厅通报表扬。
 
健全机制制度 明确帮教职责
 
主动汇报衔接。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安置帮教工作经费每年列入财政预算,为安置帮教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健全工作机制。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精神,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工作机制。认真履行职能。市司法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下发年度工作要点,制定《定西市刑释解矫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并将“落实必接必送制度、推荐安置基地就业和控制重新违法犯罪”三项内容作为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司法行政工作量化业务考核,细化了工作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
 
加强衔接管理 细化帮教措施
 
信息沟通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全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司法所第一时间核查、掌握基本信息及家庭状况并向监所进行反馈。逐步消除服刑人员中的“三假人员”,为服刑人员的衔接、安置、帮教等提供了信息基础。加强刑释人员衔接管理工作,做到“三个及时”“三种管理”“四个清楚”,即:及时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个人档案,及时进行家访、全面核实刑释人员本人及家庭情况,及时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积极预防重新违法犯罪。将刑释不久,曾犯有盗、抢、敲诈等多发性犯罪人员或恶习较深、改造表现较差的人员作为重点对象,实行重点管理;对刑释达两年,已经改邪归正、有生活出路的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对外出务工、经商、社会交往复杂、家境不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实行跟踪管理;定期排查做到外出去向、现实表现、经济来源、社会交往关系等四个清楚。
 
拓宽帮教范围  畅通帮教渠道
 
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对生活困难的刑释人员,及时衔接民政部门,进行走访核实,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低保政策。落实特困人员供养政策。针对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刑释人员,积极申请特困人员供养。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定西市基本实现了刑满释放人员合作医疗全覆盖,并对其医疗费用按照政策给予报销。落实教育救助政策。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积极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举措,保障其基本学习、生活需求。落实住房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城镇住房救助对象,落实廉租房或公租房补贴实施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住房救助对象,全部纳入农村易地搬迁或危房改造户实施补助。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因意外事件,导致家庭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刑释人员,采取发放临时救助金和实物等方式实施救助。
 
加大安置力度 落实帮教政策
 
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与县区就业指导中心衔接,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刑释人员纳入创业救助范围,颁发《就业创业证》,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扶持。鼓励支持全市28家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积极安置刑释人员,落实企业税收、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过渡性安置帮教补助经费。鼓励支持刑释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对符合条件自主创业的刑释人员,申请过渡性安置帮教经费,工作台账实现“一人一档”。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参与帮教刑释人员工作。帮教小组成员与刑释人员之间签订帮教协议书,建立“一帮一”或“多帮一”帮教小组,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注重监地合作 提升帮教质量
 
近年来多次在女子监狱、定西监狱、武都监狱、临夏监狱等开展了一系列慰问帮教活动,累计为定西籍服刑人员赠送价值10万余元的慰问品,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爱。积极开展“感恩归途”离监探亲活动,2018年、2019年春节期间,定西籍6名罪犯暂时离开高墙与家人欢度春节,使他们的服刑意识、感恩意识和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教育改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加强与监狱的协同配合,2018年建成覆盖县区司法局和全省监狱、戒毒所的远程视频会见系统,使服刑人员在监狱内与其亲属实现异地会见,有效降低了亲属探视成本,促进了改造积极性,努力实现监所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社会帮教工作前端化。(定西市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