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视窗

最高法发布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型案例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责任编辑:马静 发布时间:2025/11/4 10:05:10
字号:A A    颜色:

本报北京11月3日讯 记者张昊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6件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涉及化解工程质量僵局、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认定、司法建议助力工程质量问题源头治理等方面。典型案例中,人民法院贯彻“质量第一”理念,压实相关主体质量责任,促推质量问题前端治理。

案例“李某诉某资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施工单位请求支付工程款,建设单位提出质量缺陷抗辩。人民法院先围绕工程质量缺陷组织当事人调解,经调解修复缺陷并办理竣工验收后,再对工程款结算作出判决,实现了建设工程当事人利益保护与建设工程质量保障的良好统一。案例“某汽车公司诉某建设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工程虽已交付建设方使用10年,但由于工程主体结构吊车梁仍在合理使用年限内,人民法院判令施工单位履行保修义务,依法考虑了工程的特殊性。案例“某建安公司诉某建设投资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工程虽经竣工验收合格,但在工程保修期内发现部分楼栋地下室渗水严重,人民法院判决承包人李某依法承担保修义务,充分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案例“某镇人民政府诉某建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不符合建筑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施工单位明知设计图纸不符合规范仍按图纸对工程进行修复,导致工程始终存在质量缺陷。人民法院依据双方过错,判决双方均承担相应损失,有利于督促建设工程各方参与主体切实负起质量责任。案例“某食品公司诉石某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石某借用某建设公司资质与某食品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并组织施工,工程未竣工验收但已交付使用。由于工程存在墙体、地面开裂等质量缺陷,人民法院判令某建设公司与石某对质量缺陷修复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利于遏制出借资质违法行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护工程质量安全。

案例“朱某诉某劳务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人民法院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某建筑集团公司出借资质违法行为,向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对相关违法线索依法核实处理。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司法建议立案调查,对某建筑集团公司、相关责任人违法出借资质的行为处以罚款。该案是人民法院与行政主管部门合力惩治建筑领域违法现象,从源头上制止“三包一挂”等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